skip to main content
Tipo de recurso Mostra resultados com: Mostra resultados com: Índice

基于层次结构监测方案鉴别农田鸟类栖息地需求

J(o)rg HOFFMANN ; Udo WITTCHEN ; Ulrich STACHOW ; Gert BERGER

中国鸟类, 2013, Vol.4 (4), p.265-280

德国战略与技术评价研究所栽培植物联邦研究中心%德国土地利用系统研究所莱布尼兹农业景观研究中心

Texto completo disponível

Citações Citado por
  • Título:
    基于层次结构监测方案鉴别农田鸟类栖息地需求
  • Autor: J(o)rg HOFFMANN ; Udo WITTCHEN ; Ulrich STACHOW ; Gert BERGER
  • É parte de: 中国鸟类, 2013, Vol.4 (4), p.265-280
  • Descrição: 农田景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农田地区最重要的指示性鸟类物种的数量已呈下降趋势.然而,有关二者间确切的因果关系却鲜有报道,有时也难下定论,特别是目前的监测数据只是基于鸟种调查和个体计数.鉴于确定栖息地偏好是保护农田鸟类的前提,我们设计并验证了一套可同步搜集和分析鸟类及土地利用数据的监测方案.为了能在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及作物种类水平上将鸟类种类与土地特征相关联,我们采用了层次结构取样设计.将空间尺度分为“农田景观”、“农田景观类型”、“农作物及其他栖息地”和“植被结构”.这些尺度合为一个新的概念,即“栖息地矩阵(HM)”.利用领域标图方法,我们在29块1 km2的样地上监测了繁殖鸟类的丰富度.在这些样地周边分别增加100 m宽的缓冲带,并记录栖息地的大小和位置以及研究区域内所有耕地上植被的高度、盖度和密度.这一监测方案便于分析农田鸟类栖息地特征与鸟类丰富度之间在空间尺度上的关系.我们以黍鹀(Emberiza calandra)、云雀(Alauda arvensis)和草原石鵖(Saxicola rubetra)3种农田鸟类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3种鸟类的繁殖领域在“农田景观”、“农田景观类型”和“农作物”尺度上有较大不同.在整个繁殖季内,鸟类丰富度因作物种类和植被发育情况(高度、盖度及密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栖息地矩阵分析可以用于分析农田景观中某一鸟种偏好的栖息地的详细状况.综上所述,这一套方法在设计分析景观配置、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利用变化与农田鸟类栖息地适宜度及鸟类丰富度间关系的监测方案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 Editor: 德国战略与技术评价研究所栽培植物联邦研究中心%德国土地利用系统研究所莱布尼兹农业景观研究中心
  • Idioma: Chinês

Buscando em bases de dados remotas. Favor aguardar.